手冲一杯好咖啡

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很薄的书《手冲一杯好咖啡》,而且大半都是图,文字很少,但感觉还是说了不少以前不知道或没在意的信息,简单记录一下。除了这本小书,下文也有来自其他书籍、文章的内容。

1️⃣ 关于咖啡
1、咖啡豆不是豆类,而是咖啡果肉的种子。
2、生豆呈绿色,被叫做青豆;烘焙后变成咖啡色。
3、主要生长在南北纬25°之间。常见以国家(哥伦比亚咖啡)、山地(蓝山咖啡)、地区(曼特宁咖啡)命名。
4、高地种植的酸味较浓,低地酸味较淡。

2️⃣ 咖啡豆的选购
5、咖啡的鲜度很重要,尽量买最新的咖啡豆,尽量不要买咖啡粉,因为香味会跑掉。
6、咖啡豆有单品和拼配之分,咖啡店卖的大都是各种拼配豆。

3️⃣ 咖啡豆的处理
7、咖啡味道受烘焙程度影响,浅→中→深是酸味变淡,苦味变浓。烘焙后:释放水分、减轻重量、体积膨胀、去除绿原酸。
8、研磨程度也影响口味,越粗酸苦的味道越轻,越细酸苦的味道越重。越细接触面越大萃取比越高。

不同咖啡制作手法的简介

意式咖啡:高压热水萃取,意式咖啡机/摩卡壶(油脂丰富),拼配咖啡豆
美式咖啡:手冲(水压),滤纸;单品咖啡豆
手冲咖啡主要使用滤袋(挂耳)和滤杯(云朵杯),使用单品咖啡豆(曼特宁或蓝山)。
摩卡壶-萃取;
法压壶-浸泡。
按油脂丰富:意式咖啡机>胶囊咖啡机>各种手冲(摩卡壶、法压壶、滤纸滤杯)。

4️⃣ 手冲之滤杯选择
9、滤杯有圆锥形和梯形,圆锥形水流很快,梯形会积存热水;梯形还分单孔和三孔,单孔水流更慢。一般推荐梯形单孔。
10、1、2人份用小号滤杯,大滤杯粉的厚度不够,很难漂亮的注水。

除滤杯外,如果想要更好的手冲,还需要的两个设备

咖啡称:作用一是称重,二是控制时间。

手冲壶:虽然直接用热水器也可以,但细嘴的手冲壶是最好的选择,比较容易控制水流。

5️⃣ 手冲之手法
11、咖啡味道由甜味、酸味、苦味和稠度组成;
12、冲水速度越快,酸味越重,越慢,苦味越浓稠;
13、水温越高,越容易冲出苦味和稠度,越低,越柔和。

6️⃣ 基于以上,假设喜欢苦味,则:细磨、高温、慢冲。

7️⃣ 手冲的步骤
14、180毫升的咖啡需要14克豆子,之后每多冲1杯+10克豆子;
15、左右摇晃让表面平整;
16、向中央注水,2厘米的圈,画の,之后再往外冲,即2.5厘米。
17、停下来,会看到咖啡粉膨胀起来,变得像汉堡一样。
18、继续尽量慢的手冲,不要让咖啡粉膨胀的太多,也不要让他洼陷下去,以到最后还是保留汉堡状为宜。
19、如果达到了预计的容量,例如180ml,即使滤杯里还有水也要迅速拿走,否则口味会有影响。
20、咖啡上面的白色粉末会有涩味,千万不要流到杯里。

手冲的几个方法

一是滤纸需要先洗一下;二是冲的方法,核心是分几段,特别是第一段要闷蒸几十秒;三是水温在93度比较好。

三段式:研磨度:白砂糖,15g粉240g水,水温93左右,水量分配40-140-240。第一段注水后焖蒸30s,滤杯水流完了注下一段,完成后时间应该在1:40-2:30之间

金龙鱼:研磨度,水温等与三段式相同,将总水量分配为1:1:1,15g粉共240g水,最开始注入80g水,等到30秒再注水80g,等到1分钟再注水80g,等水流完时间应该是2:00-2:30左右。

四六法:20g咖啡300g水,总计3分半钟,每段冲水间隔45秒。

这是由2016年世界咖啡冲煮大赛冠军粕谷哲提出的一种手冲咖啡冲煮方法。本质上就是把咖啡的冲煮分成两大段,第一段为总水量的前 40%,第二段为总水量的后 60%。

第一段(前 40%)调节风味,也就是酸和甜的强度。这段分 2 次注水,第 1 次注水更容易冲出酸质、第 2 次注水更容易冲出甜感。如果希望获得一杯酸甜均衡的咖啡,那就把 2 次注水的水量平均分配;如果希望获得酸一点的咖啡,那就第 1 次注水多一点,第 2 次注水少一点;如果希望获得甜一点的咖啡,那就第 1 次注水少一点,第 2 次注水多一点。

第二段(后 60%)调节浓度,注水次数越多浓度越高。粕谷哲在当年的比赛中是将第二段分了 3 次进行注水,但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/豆子特征进行调整。如果喜欢喝浓度低一点的咖啡,可以将第二段一次性剩下的全部水量;如果喜欢喝浓度适中的咖啡,可以将第二段分 2 次注水;如果喜欢喝浓度高一点的咖啡,也可以将第二段分 3 次注水。

8️⃣ 咖啡豆的保存
21、咖啡豆怕光、怕湿,用密封罐装起来放在阳光照射不到的地方。`
22、不要保存在冰箱里。

9️⃣ 冷萃咖啡
23、50ML咖啡粉放进茶包(我一般直接用挂耳),配以700ML水,放到冷藏层6-8小时即可。

之前也零零碎碎看到很多其他的咖啡书,不下10本吧。计划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改进。

发表评论